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T中

中国农地制度的合同结构与产权残缺

2018年06月01日第3期
文|刘守英

  *原载于《中国农村经济》,1993年第2期。略有修改。

  中国农村在近期发生的以包产到户为核心内容的制度变迁,自它发生之日起至今,一直是人们关注的核心。在本文中,我们拟侧重于经济学方法在具体分析中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不打算卷入“私有制好,国有制好,还是集体所有制好”的争论,而是将注意力主要放在现行农地制度结构中哪些因素在制约着农户的投资、积累和长期预期。因此,本文不是对我国现行农地制度应该朝什么方向迈进才有出路的政策药方,而是旨在刻画有待改进的制度因素,在分析这些制约因素时将着眼点放在农户层面上。

  一、对制度的经济分析方法

[《比较》印刷版,点此订阅,随时起刊,免费快递。]


版面编辑:张柘

首席赞赏官虚位以待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广东一高速公路凌晨塌陷已致36死30伤 有一家五口失联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 今年仍有可能降息

“生死判官”刀文兵的生死劫|特稿精选

掌政24年,普京如何改变了俄罗斯和世界?|特稿精选

4月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升至30.7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